日本的GPIF檢視其盡職治理原則並增加固定收益及替代性資產
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(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,簡稱GPIF)已將固定收益及其它可替代性資產,諸如不動產,納入其外部資產經理人盡職治理原則的保護傘之下。
MORE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(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,簡稱GPIF)已將固定收益及其它可替代性資產,諸如不動產,納入其外部資產經理人盡職治理原則的保護傘之下。
MORE根據2月13日晨星(Morningstar)所發佈的一份報告發現,最近幾年資產管理業者支持與ESG相關的股東議案穩定地爬升,但是有數家最大的資產管理業者經常投票反對ESG議案。
MORE根據倫敦國王商學院(King's Business School)教授公司理財的Paul Guest與博士生Marco Nerino的研究,投資人更關切公司治理評等不佳的含義,勝過治理改善證據的鼓舞。
MORE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業者領航投資(Vanguard),已拒絕簽署加入一個要求污染者回應氣候危機的主要投資人團體,儘管它的競爭對手貝萊德(BlackRock)屈服於壓力而簽名了。
MORE根據一份由NMG Consulting執行、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贊助的調查顯示,機構投資人希望把環境、社會與治理因素整合納入投資組合,卻發現缺乏可接受的政策架構及佐證資料是主要的路障。
MOREMSCI最新發布的2020年環境、社會和公司治理(ESG)趨勢展望。(翻攝網路) 〔記者陳柔蓁/台北報導〕美國指數公司MSCI(明晟)發布2020年環境、社會和公司治理(ESG)趨勢展望,五大趨勢亮點為另類數據應用、新融資條款、房地產估值調整、新人力資本悖論、關注利害關係人的行動。
MORE最近對255個精明投資人所進行的調查顯示,面對景氣可能的衰退,降低風險將成為來年亞洲追求固定收益的投資人一個主要議題。該調查由Asset Benchmark Research執行,隨著信用選擇愈發成為首要議題,有60%的受訪者期待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加增。
MORE由安永(EY)所做的研究顯示,英國前30大投資人把環境與公司治理列為優先事項,落在後面的是查核、公司報導、信任與名譽。在這份研究裡,安永想瞭解英國前30大資產所有人與經理人在投資公司時,最重視的優先議題為何。於是在評估投資人主要的焦點領域,安永這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,基於投資人風險考量,針對盡職治理(stewardship)領域進行排名。
MORE根據機構股東服務(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,簡稱ISS)所作2019年全球基準政策調查結果,公司應該評定董事會性別多元性,還有評及揭露氣候風險。
MORE根據高盛亞洲ESG研究部主管Sharmini Chetwode的說法,ESG一度被公司視為選擇性的報導,如今轉變為更具強制性。這個趨勢在亞洲比其他地方更為明顯。
MORE不管公司今日是否揭露ESG與永續報告,每個發行公司都走在自己ESG的旅途上。當ESG倡議及對決策有助益的報導持續受到重視之際,「長」字輩的主管及董事會的確開始注意這件事了。一旦公司明瞭ESG風險等同財務風險,ESG的力量才會開始展現。ESG及永續性的主控權,應該居於公司的最高層,並得到執行長及董事會全力支持。
MORE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財務風險日益受到主管機關、監理單位、政府與公司的重視…很多公司已經簽署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(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, 簡稱TCFD)的建議,並向前邁進,期待看到公司當局對氣候風險有額外補充的揭露。
MORE從2011年起,「永續報導」成長明顯,發佈報告的公司從20%提高到72%,只花了3年時間。另外從2013至2017年間,報導的次數逐年增加,到2018年已緩步爬升至86%。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