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資投票行為無法預期?
一年一度的股東會旺季又到了,過去外資的投票行為常常被認為無法預期,造成發行公司在爭取外資支持上的挑戰。近年配合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(Investment Stewardship)的發展,國際機構投資人紛紛制定並公開自身的投票政策,或參考投票諮詢機構(Proxy Advisors)之投票政策進行投票,發行公司可透過分析投票政策,推測外資股東可能的投票意向,以爭取外資股東的支持。
如何研判外資投票意向:運用投票政策與投票紀錄
集保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蒐集2大主要投票諮詢機構、積極在台灣參與投票的主要資產擁有者,以及全球前5大國際資產管理公司所公開的投票政策資訊,供發行公司參考。另外多數機構投資人同時亦提供過去的投票紀錄,可供進一步分析。
兩大主要投票顧問機構
名稱 | 投票政策 | 投票紀錄 |
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 (ISS) | 連結 | - |
Glass Lewis | 連結 | - |
積極在台灣參與投票的資產擁有者(Asset Owner)
名稱 | 投票政策 | 投票紀錄 |
Government Pension Fund(挪威) | 連結 | 連結 |
APG (荷蘭) | 連結 | 連結 |
California Public Employees (美國) | 連結 | 連結 |
Canada Pension (加拿大) | 連結 | 連結 |
PGGM (荷蘭) | 連結 | 連結 |
全球前5大資產管理公司(Asset Manager)*
名稱 | 投票政策 | 投票紀錄 |
BlackRock (貝萊德) | 連結 | 連結 |
Vanguard Group (先鋒) | 連結 | 連結 |
State Street Global (道富) | 連結 | 連結 |
Fidelity Investments (富達) | 連結 | 連結 |
Allianz Group(安聯) | 連結 | 連結 |
註: 資料引用自Willis Towers Watson (20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