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 TDCC IR Platform

圖片

亞洲公司認真看待ESG

欣然接受ESG報導是遍及亞洲企業的趨勢。高盛集團(Goldman Sachs)的Sharmini Chetwode告訴作者Andrew Holt,公司如何擴大ESG揭露內容。

根據高盛亞洲ESG研究部主管Sharmini Chetwode的說法,ESG一度被公司視為選擇性的報導,如今轉變為更具強制性。這個趨勢在亞洲比其他地方更為明顯。

她透露:「整合性ESG報告—歐洲目前的新常態—正逐漸成為亞洲財務報導的一部份。排除中國A股不算,亞洲的環境與社會(E&S)面的績效與美國並駕齊驅,然而單獨從架構來看E&S績效所獲得的結論,有可能錯誤。」

就揭露ESG而言,亞洲企業比起全球同業表現如何?Chetwode說:「亞洲正迎頭趕上—某些國家甚至超前—全球揭露以E&S風險為中心的平均水準,其中環境指標的成長最顯著。」她還說,成長動能包括了2015聯合國大會所設定的責任投資原則與永續發展目標(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)。

部分原因是亞洲區推動ESG揭露的監理力量越來越強。Chetwode說:「過去3年間為例,我們看到香港提出一堆倡議,強調它們承諾投入ESG,並渴望維持它在全球標準的顯要地位。日本在2014年實施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、2015年實施公司治理守則—兩者最近都有修訂,要求投資人積極與公司議合,以達成更高的權益報酬、資本效能與透明度。」

她說:「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強制要求印度最大的公司提出企業責任報告。同時,中國證監會正要求高污染企業提出排放更詳細的內容,並鼓勵所有上市公司到2020年底以前,要自願揭露E&S資訊。」

然而,就像ESG領域內很多專家所說的,Chetwode表示,單獨從ESG的資料還不足以稱作真正的洞見。她說:「認為大型數據集,能顯露ESG風險的見解與實際狀況不同。我們需要更深入地瞭解公司營運模式、地理條件及策略。公司是否為垂直整合、或者有資本密集的營運模式,這些都會影響到它E&S績效。同樣的看法可套用在公司的地理位置、該區位與水資源及再生能源取得的難易度,以及排放法規的影響。這是為何把最受矚目數字以外的內容挖掘出來很重要。」

Chetwode指出,因此最具挑戰的障礙是資料的量與質:投資人從主要資料的提供者,可獲得超過450個ESG指標來進行分析。她指出:「決定哪些指標最可能影響公司財務績效只是起點。爾後,投資人必須穿梭在所取得資料的漏洞、落後的資料、不同報導所採用的專門術語,以及沒有一致可信度水準的資料。」

Chetwode說,在公司營運模式及地理位置的脈絡下分析資料,可以提供人快速掌握ESG風險。她補充說:「但是要瞭解長期風險,必須先瞭解公司策略與目標、環境與氣候威脅的可能情境,而且還得看公司是否有以下工具而定—比如適當的技能組合、董事會支持,以及連結ESG的薪酬—將ESG整合納入營運之中。這些是亞洲未來進展的關鍵領域。」

【網址連結】
https://www.irmagazine.com/reporting/asian-companies-get-serious-about-esg